年底都能顺利还上,这样的客户其实是较为优质的客户。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小贷行业年关供需矛盾比平时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借款需求与贷款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小贷经过一年时间的陆续放贷,盘子里所剩资金十分有限,出现“少米下锅”的困境。
当前,小贷行业最为常见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资本金50%的银行融资。小贷公司股东以民营企业居多,本身需耗尽不少现金流。2008年小贷大规模试点以后,许多小贷从不超过2家银行中获取资本金50%比重的银行贷款,贷款成本在8%左右,如此“岁月静好”的日子发展至今已经难以为继。尤其是当小贷行业从试点初期的零逾期、零坏账发展到逾期增加、坏账率上升的风险暴露阶段,银监会接连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布风险提示函,以至于整个小贷行业要获取银行贷款变得更加艰难。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很多小贷已经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中部分小贷公司在口头或书面上已经收到银行的贷款催还通知,并很难获得续贷。“以前可以从2家银行融资,现在变成了1家,还有大量小贷公司连1家银行贷款都没有。即便贷款到期后仍想寻求续贷,银行方面也会提出更为苛刻的担保条件。”浙江一位小贷负责人透露说,除非小贷的主发起人本身与合作银行关系紧密,可以用子公司名义来获取资金,辗转用于小贷业务,其他情况则难获银行支持。
在银行融资不畅的情况下,小贷公司另辟蹊径,逐渐开启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大门。
出售资产包
对小贷公司而言,最大的资产莫过于小额信贷资产,经打包之后,可兜售换取资金。由于小贷资产包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小微信贷关系,单笔小而业务分散,以至于如何设计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并非易事。这便不难理解,近期蚂蚁微贷(前身为阿里小贷)与民生保险发布的支持计划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关注,并为小贷融资指明了新方向。
记者从民生保险获悉,民生保险旗下的资管公司—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前身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蚂蚁微贷推出“民生通惠-阿里金融1号支持计划”已经顺利通过保监会批复,计划募集30亿元资金,可满足蚂蚁微贷平台的20万家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以往,保险资金投资方向以银行存款、债券为主,鲜有涉足小贷领域,这项计划的出炉使小贷开始与“多金”的保险资管机构合作,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小微信贷领域,发售方式别具一格。
这次,民生通惠与蚂蚁微贷合作的“民生通惠-阿里金融1号支持计划”所对应的投资产品“金元宝”首年预期年化收益率6.2%;客户持有保单满一年后,可以免费退保。
“不久前,公司高层到阿里集团走访,探讨保险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高层很早就想改革营销方式,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推出了产品。”民生保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能险是一个不错的合作载体,这类理财型的保险品种一般会给投资者承诺一个回报率,可做三五年的短期产品,投资期限与小微贷款的借贷周期十分吻合。
在“民生通惠-阿里金融1号支持计划”中,民生通惠将作为管理人,以产品形式募集资金,购买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旗下小贷公司的小额贷款资产,以该基础资产的回收款偿付投资收益,到期向投资者返还投资本息。
而根据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这次支持计划分为优先级(92%)和次级受益凭证(8%)。其中,民生保险万能险“金元宝”的产品将投资于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蚂蚁微贷则持有全部次级份额。此外,阿里金融1号支持计划还设立了原始权益人收益补足增信项目,即阿里小贷确保基础资产的预期年收益率不低于10%,如果低于10%,阿里小贷负责补足。
在“民生通惠-阿里金融1号支持计划”中,民生保险与蚂蚁金融各有所需。一方面,对于患上资金“饥渴症”的小贷来说,保险资金的注入无疑将进一步拓宽小贷融资渠道,壮大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各大保险公司线下厮杀正酣,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仅靠传统渠道进行销售比较困难,业界急盼出现一些新的营销方式。此外,通过“民生通惠-阿里金融1号支持计划”,保险公司募资后购买小微金融资产会带来比以往更高的投资收益。以往传统渠道销售的万能险年化利率大约3%至4%,而这次支持计划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2%,保险公司则能够从合作中获得一定的利差收入。
“小贷行业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8%左右,有的达到20%以上,通过发售资产支持计划,部分收益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及投保人。”吴雪峰表示,蚂蚁微贷与保险机构的合作令业界豁然开朗,未来不排除出现更多类似的资产支持计划。
与P2P结盟
除了资产证券化探索,小贷不断创新融资方式,与P2P结盟获取线上客户资金成为另一重要融资方式。
“我们与P2P机构有过多次接洽,探讨合作。”吴雪峰称,当前小贷与P2P公司合作愈发紧密,比如当小贷资金并不充裕时,会将客户推荐给开鑫贷、有利网、人人贷等P2P公司,引导P2P平台投资者支持线下小贷客户。
由于小贷的银行融资不能超过资本金的50%,一旦小贷与其他机构合作,银行贷款会受到压缩。当小贷与银行处于“蜜月期”的时候,小贷公司很少会舍弃较低利率的银行贷款而选择其他融资方式,而今银行主动收紧小
(下转32版)
“以前可以从2家银行融资,现在变成了1家,还有大量小贷公司连1家银行贷款都没有。即便贷款到期后仍想寻求续贷,银行方面也会提出更为苛刻的担保条件。”浙江一位小贷负责人透露说,除非小贷的主发起人本身与合作银行关系紧密,可以用子公司名义来获取资金,辗转用于小贷业务,其他情况则难获银行支持。
作者:袁诚
media_span_url('http://epaper.tianjinwe.com/xjrgcb/xjrgcb/2014-12/22/content_7212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