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分别与奉化区政府、宁海县政府、象山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年内支持当地小微企业信贷规模50亿元;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与中意宁波生态园签订协议,拟提供约40亿元融资支持其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与舜宇集团签订协议,为其智能光电产业基地提供融资20亿元……昨天下午,在全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会议上,24家银行、多家小贷公司、保险公司与宁波各县市区政府和企业正式签约项目共计50个,涉及金额1460亿元。□记者 王伟
三年内金融支持制造业贷款要提升10个百分点
昨天的会议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要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宁波要与杭州唱好“双城记”,要成为全省“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靠什么?就是要靠实体经济!
目前,宁波有超过12万的工业企业,73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200多种工业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如果能把企业的活力激发好,把优势产业发挥好,经济发展就会行稳致远,就会提质增效升级。
据了解,一季度宁波金融业增加值140.5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78万亿元、1.7万亿元,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但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特别是信贷结构不够优化,从2014年12月开始,制造业贷款已经连续29个月负增长,目前仅占全部贷款的20.5%,与制造业在全市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相符合。
为此,自今年4月24日起施行的《关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激励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9年末,制造业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要达到30%以上。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发展直接融资
除了银行间接融资外,还要全力扩大直接融资,主要是推动企业上市。去年全市直接融资1391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提高到了34.4%,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美国等发达国家直接融资比重超过70%,是宁波的两倍以上。
据了解,目前宁波已有64家A股上市公司(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前十)、14家境外上市公司,IPO过会待上市和在审企业14家,辅导备案企业51家。
下步,将按照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稳居全国前十、境外上市同步拓展的目标,争取今年新增IPO(过会)企业10家、申报企业10家,上市重点培育企业15家,新增新三板和甬股交挂牌企业550家。支持宁波股交中心创新推出“中国制造2025板”,扩大私募股权融资、“挂牌贷”规模。鼓励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兼并重组,持续推进企业运用各类融资工具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借力保险综合试验区,深化金融改革
借力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获批,宁波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有了新引擎。一季度,小贷保证保险共支持企业贷款8.22亿元,同比增长46.8%。科技保险,已为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2.4亿元的风险保障,涵盖961件发明专利。全国首个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财产保险在鄞州落地,全国首个政府出资的创客风险保障项目“创客保”化解创业者后顾之忧。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去年共有19家保险总部机构与宁波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项目意向金额650亿元,已落地280亿元。
下步,宁波将落实保监会支持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14条政策,助力“中国制造2025”,加快宁波保险业创新发展、吸引保险资金、形成保险产业集聚,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大的创新舞台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