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遍江南清丽地 最美是浙江
——王寒《浙江有意思》读者分享会
时间: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14:00-15:30
地址:钟书阁(滨江区星光大道步行街4号楼-205)
主讲嘉宾:
王寒(作家,学者,资深媒体人)
对谈嘉宾:
林琳:资深媒体人、《都市快报》编委
主办:
文化咖
协办:
杭州市西湖读书节组委会、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钟书阁
邂逅一个人,邂逅一座城。
继上周在晓风书屋的分享会之后,本周末,王寒又将带着新书《浙江有意思》到“最美书店”——钟书阁,解读浙江城市的诗意与活力!
有意思的作家告诉你有意思的浙江
王寒,人不如其名,她名寒,实则有一颗赤子心,说话办事风风火火的,文秀的知识女性气息和豪放的侠客气质水乳交融。
王寒从事媒体工作十七年,做到常务副总编辑,做得顺风顺水时,突然一个转身,跨界又转型宁波宁海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了。她爱读书,爱行走,爱园艺,走遍中国所有省份,走过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她在职场上横刀立马,干练通达,在忙碌奔波之余,能辟出一隅享遍人间烟火,再将偶寄的闲情化为方块字,变成她的十二本书。她有趣又好玩,很多人是活在朋友圈里,她是活得比写得更热气腾腾的一个女子。
一个有趣的人,笔下的文字自然也是生动有趣的。王寒的文章够雅,可穿花拂柳,行于诗间。她的文章又够俗,足够接地气,饭桌上的趣谈,朋友间的闲聊,成宁波宁海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了她笔下的素材,她要的就是做人大实在,做事小情趣。她的新作《浙江有意思》秉承其一贯的爽利风格,写出了浙江十一座城的精气神,她抛却长篇累牍,采用段子体,少则几十字,多则百余字,充满机趣与俏皮,把浙江写得活色生香,充满魅力。
浙江11个主要城市的人情世故、市井脉相信手拈来每个段子只有寥寥几笔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直击命门。因为工作关系王寒跑遍了浙江的角角落落,很多段子就来自她与朋友的闲聊。
为什么选择段子体,王寒是这么说的:
段子更适合快节奏时代的阅读方式,读起来更轻松。加上刚刚结束的G20选择了杭州,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浙江。我写这本书,是想告诉大家浙江的好山好水,浙江的美食美人,浙江的风土人情,浙江人的异想天开,浙江人的真性情真本事,还有浙江人无处不在的小确幸。
实际上,这本书是“加持神器”,书中的段子,随手来几个,分分钟让你秒变茶余饭后的谈资达人。当然,如果你想了解浙江魅力何在,想带一本书去浙江各地旅行,那《浙江有意思》是合适不过的读物。
以下是王寒新书《浙江有意思》中摘选出的部分美食段子:
嘉小兴来杭州,收到一条短信:三面云山一面湖的杭州欢迎你。截屏发了朋友圈:很多人是先吃了嘉兴粽子,才记住嘉兴的,比如进入嘉兴境内,手机里收到的第一条短信就是:五芳斋欢迎您来到嘉兴。嘉兴来实的,杭州玩虚的。
杭小州:姐不跟你计较。杭州人喜欢一个历史名人,就在味蕾上纪念他。念着苏东坡苏市长在杭州的功德,就吃一口肥而不腻的东坡肉宁波宁海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怀念抗金名将岳飞,就上一道“荷叶粉蒸肉”;不喜欢一个人,也在味蕾上干掉他——痛恨秦桧,不但让他跪在岳飞像前,还要咬一个葱包桧(煎饼包油条)出气。
宁小波:@杭小州,流口水了。我们宁波人的下饭,四个字“生苦铁咸”。黄泥螺、咸呛蟹、咸烤笋、臭冬瓜、霉菜梗、霉百叶、臭腐乳、龙头烤、咸鲞等,不怕咸你就来。
绍小兴:霉干菜不是菜,而是一种精神。@宁小波,你们宁波人拿咸菜来烧黄鱼,没觉得委屈了黄鱼,我们绍兴人用霉干菜烧龙虾,也没觉得委屈了龙虾。
衢小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衢州不用早起,就有虫子吃。@嘉小兴,来衢州,哥请你吃蚕蛹、竹虫。高蛋白,大补之物啊。
台小州:见过用盐水瓶装的姜汁吗?到台州没喝过姜汁不算来过台州。
丽小水:要不要让我们烧饼办给你们快递个缙云烧饼?我们丽水民间高人已经“考证”出,奥迪、宝马、奔驰的车标,都是受缙云霉干菜饼的启发设计出来的——四个霉干菜饼串一起就是奥迪的车标,一个霉干菜饼切四块,就变成了宝马车标,切三块则成了奔驰车标。
一座城的打开方式,王寒笔下真正的杭州佬
岳飞的庙、于谦的祠、秋瑾的墓、苏小小的馒头冢、俞樾的书房、盖叫天的旧居、林风眠的画室、史量才的别墅、林和靖的放鹤亭、弘一法师的出家处……这样那样的名人,与杭州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因为他们,杭州这座城市如此生动、鲜活,又如此深情、厚重。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过书的万松书院,现在成了万人相亲大会的聚集地。有时,儿女的对象没找着,两个单身的老人倒彼此对上眼,黄昏恋恋得颠三倒四了。
杭州女孩眼界高,嫁什么样的人,心里自有标准,她们轻易不肯放低身段的。但是一旦嫁了人,她们对这个家往往是死心塌地的。
杭州男人属于江南才子型,才子没有不风流的。但杭州男人在老婆的严格调教和管教下,基本上做到了倜傥不风流,或者风流不下流。在云山湖水、软玉温香中浸泡出来的杭州男人,处世行事难免有些优柔寡断,有些慢条斯理,让外地人感觉,杭州男人,怎么这么“糯”这么“嫩”呀。
杭州人说话,很喜欢“毛”字的,格毛(这回)、上毛(上回)、下毛(下回)、头毛(刚才)。
他们还喜欢“儿”字:落头儿、鬼头儿、屁头儿、姑娘儿、条杆儿、小伢儿之类。杭州有一首儿歌就是这么唱的:小伢儿,搞搞儿,搞得勿好闹架儿。
还有首杭州伢儿歌:杭州小伢儿,杭州小伢儿,西湖里面划船儿,广场上面放鹞儿。公园看花儿,爬山抓抓儿。春天有柳条儿,夏天有荷花儿,秋天踏踏黄草儿,冬天高高雪花儿。豆瓣儿,香肠儿,有个故事的葱包桧儿。盐花儿,葱花儿,清清爽爽的鱼圆儿。摆桌儿,搬凳儿,放好筷儿,瓢羹儿。杭州伢儿搞搞儿。
北方人听杭州人开口闭口“儿啊儿”的,恨不得把杭州人的舌头拉出来撸撸直。
杭州是六大古都之一,杭州人是南宋皇城根儿的臣民,所以,杭州人有时候喜欢讲些排场,也愿意图些虚名头。大凡古都子民,都是这个范儿的。杭州人也不例外。
杭州人有时喜欢装大尾巴狼,搞得名堂挺大似的。其实,杭州人自己也感慨:“杭儿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杭州人很讲面子。杭州不是没有下岗职工,他们也不是不想挣钱,但是若工作不够体面,比如当个小区保安,在社区里卖卖早餐,他们宁肯在家闲着,杭州人,丢不起这个脸。杭州人有一句话——“城里人白相,做工靠阿乡”。言语间,还颇为自得。
杭州人心态好,他们挺会调侃自己的,他们兴致勃勃说要过“六二”节,还说“我们杭州人不过六一只过六二”。“六二”是杭州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有点损,原指冒傻气、蠢笨、落伍、弄不清楚的人。不过用着用着,这个词语损人的意思没有了,反倒成了杭州人相互之间调侃的用语了。杭州人的心态,真好啊。
杭州是相当文明的一个城市,过斑马线时,能够做到车让人的城市,也只有杭州了。
所有的长风浩荡、壮怀激烈,到了西湖,都可以暂时搁置一边,看一眼西湖风光喝一杯龙井好茶,人生的很多想法或许会改变。
《浙江有意思》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寒
—— END ——
文艺连萌成员@文化咖
戳阅读原文报名参加活动,在最美书店读最有意思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