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声华并在身
——晚年的元白
唐穆宗(唐宪宗之子,名李恒)在东宫当太子时,他的妃嫔左右经常吟诵元稹的可以配合乐曲歌唱的诗,李恒听后非常欣赏,问后知是元稹所作。由于李恒的赞誉,宫中称元稹为“元才子”。
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时,江陵的主管长官之一,荆南监军使宦官崔潭峻,很敬重元稹的才能,常索要他的诗篇诵读。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二十七日,唐宪宗在宫中突然死去,据传是被亲信宦官陈弘志毒死。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次年,即公元821年,改年号为长庆元年。不久,穆宗召崔潭峻归长安,崔向穆宗献上元稹的《连昌宫词》等诗歌百余篇,穆宗大悦,即日升任元稹为祠部郎中,兼知制诰(为皇帝草拟命令、诏书的秘书,通常选用既有文才,又是皇帝的亲信担任)。元稹虽然升宁波北仑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了官并得到穆宗的宠幸,可朝廷中认为升官的命令由皇帝直接发出,没有经过宰相府,这是走宦官或皇宫内后门的结果。当时认为这是很不光彩的,因此不少大臣都鄙视元稹。有位中书舍人武儒衡,更是瞧不起他。这年夏天,一群官员在办公地点吃瓜,武和元都在座。正好有苍蝇飞集瓜上,武用扇子挥去,并且大声说:“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集于此处。”这明明是指桑骂槐,当众侮辱元稹。同座官员大多非常吃惊,元稹也忿忿而去。
崔潭峻是穆宗皇帝信任的宦官首领之一,因为他的缘故,宦官们争着与元稹交往,其中另一宦官首领枢密使魏弘简,与元的交情更为深厚。当时唐朝廷内的情况是,宦官已成了一个有极大势力的政治集团,有时甚至连皇帝的废立和生杀都由他们阴谋决定,朝中大臣们无法过问也不敢过问。而朝内大官们也逐渐形成集团,他们无力也不敢反对宦官,却互相争权夺利。可有一条规矩,任何官员如果和宦官有交往,不管是对的或错的,官僚集团一律瞧不起,并极力中伤或打击,元稹当时的处境,就正是这样。
元稹任知制诰,是非常合适的,他文笔过人,所草拟的诏书,文辞高古,纯厚明切,当时天下盛传,正像以后白居易在诗中所赞扬的:“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详见本书第477页)。皇帝因此对元稹也特别宠幸。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二月,唐穆宗晋升元稹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皇帝这道任命的诏书公布时,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元稹是结交宦官才当上了宰相,纷纷加以嘲笑。当然一些造谣中伤、打击陷害的阴谋也就从此产生了。这年三月,曾经立有巨大功勋,并且有崇高威望的裴度,也被任命为宰相。
展开全文
元稹认为自己资历浅,可皇帝破格提拔,因此想有所作为,做出些成绩,一来报答皇帝,二来给那些嘲笑的人看看。正好这时有拥兵的节度使王庭凑叛乱,围攻深州(今河北深县)的牛元翼。唐朝廷先赏赐王庭凑,然后下令叫他退兵,王根本不听,朝廷拿他没法。这时元稹有个门客于方对元说,他有办法将牛元翼救出深州,只要求兵部和吏部给二十张空白的低级官员委任状,由他去结交招募些人来具体办这件事。当然,这一切都得秘密进行。元稹听从了他的建议。元稹的这个决定,看来是出于公心,如果此事真能办成,就给朝廷解决了大问题;即使不成,朝廷也没有什么大损失。可没想到,由此引发了巨大的政治阴谋。
一位对宰相职位怀有野心的大官李逢吉(唐代奸相之一),知晓了于方和元稹的策划,就派他的亲信李赏暗中向另一宰相裴度造谣说:“元稹指使于方,欲收买刺客刺杀裴度。”裴度是唐代著名贤相之一,很有些见识,听后可能不信,因而置之不理。李赏又到左神策军营密告,神策军中尉上奏穆宗,穆宗命令韩皋、郑覃及李逢吉一起调查,结果是根本没有此事。可是于方设法解救深州牛元翼的秘事却全暴露了。糊涂的穆宗皇帝,他不深追造谣者,更没有抓住阴谋策划者奸臣李逢吉,反而认为这样一查一闹,元稹和裴度两个人的宰相都当不下去了。于是下令,同时罢免了元和裴的宰相职务,并且外放元稹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实际上是一种贬谪,裴度仍在朝内任仆射的要职。可一般谏官,可能出于特别忌恨与宦官有交往的元稹,纷纷上书说元稹处罚太轻,裴度罢相的处分太重。幸好皇帝仍是维护元稹的,未加更重的惩罚。这是长庆二年六月的事,元稹担任宰相前后不过三个月。
元、裴二人同时罢相,宰相缺人,李逢吉果然被任命为宰相,他的卑鄙阴谋成功了。
唐穆宗长庆三年冬,元稹自同州刺史升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今浙江绍兴)刺史。这时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听见此消息后,喜不自胜,因为越州与杭州为近邻,二人今后会面及以诗歌互相酬唱方便多了,而且杭州越州一带山明水秀,风景极佳,正是吟诗的好地方。于是,白居易先赠给元稹七律一首: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白居易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
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着苍翠的会稽山和明净镜湖水的越州,是欢聚游赏的好地方。正好适合您这系犀带佩金章的荣贵之人居住。我的官职虽然比您要小一些,可您驻节之处正好与我为邻。宁波北仑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你我的郡楼上,都能赏玩青山丛中的明月,钱塘江的两岸,平分了杭越两州的春色。在杭州和越州优美的风光中作为诗酒的主人,看来除了你我还有谁更合适呢。
唐穆宗长庆三年十月,元稹赴任途经杭州,与白居易会面,两人欢聚数日,酒宴上并互相赠诗。由于越州与杭州是近邻,二人此后诗歌往还,酬唱不断。元稹到越州后不久,有感于当地风景的佳美,联系到白居易先赠他的那首诗,于是写了下面这首七律在好友前夸耀:
以州宅夸于乐天
元稹
州城回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
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
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这首诗的意思是:云雾环绕着越州城,眼前就是苍翠的会稽山和波平如镜的镜湖水。四面像是围满了绘有山水画的屏障,我的一家终日在楼台上赏玩。银河好像要从房檐前落下,城中的鼓角声似从地底下传来。我原是玉皇大帝面前管香案的小吏(暗指自己曾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虽然被贬在外,可还是能在仙境蓬莱居住(据诗人自注,蓬莱是越州的寺名)。
白居易在接到元稹的夸州宅诗后,立即答了下面这首七律: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白居易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
这首诗的意思是:贺上人(这大约是一个和尚)从越州回来,带来了您的回信,附来的诗篇夸耀您在越州的住宅好似仙境。同州的风沙您久已厌烦了(同州东汉时称冯翊郡,元稹刚从同州刺史升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这回看见越州兰亭的景色如旧,喜从心来(兰亭是越州的著名古迹,东晋时王羲之曾与友人在此修禊,醉后写出了书法中的神品《兰亭序帖》)。日出时观察使的旌旗多么鲜明,朦胧月光中楼阁似在虚空。我知道您暗中盘算过,江南诸郡除了杭州之外,就要数越州了。
元稹在写了一篇《以州宅夸于乐天》后,诗兴犹浓,接着又写了一首《重夸》的七律: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
元稹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
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
人声晓动千门辟,湖色宵涵万象虚。
为问西州罗刹岸,涛头冲突今何如。
这首诗的意思是:越州美比仙都,景色难画更难描述。只应该暂时登临赏玩,住在这里可太糟塌地方了。初晴的湿云环绕着州城,夜灯初上时,只见亮点满山,星罗棋布。一早人声喧闹,成千家的大门开启。镜湖夜色朦胧,似乎世间万象皆虚。试问西州您那里的罗刹岸,海涛近来把它拍打成什么样子了呢宁波北仑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
诗的最后两句,西州指越州之西的杭州,并非唐代的西州(今日吐鲁番的高昌城)。在杭州南十余里处,有秦望山,秦始皇东游时登此山,欲渡江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因而得名。秦望山东南有巨大的罗刹石,它横截江涛,船只经此,常被波浪打翻。五代时,由于钱塘江的淤积,罗刹石被全部埋入泥沙中。元稹诗的最后两句,是和白居易开玩笑,说我越州美比仙境,你那杭州有罗刹石会掀起风浪倾覆船只,当然是不好了。
白居易在接到元稹这首开玩笑的诗后,感到很有趣,遂用元诗的原韵和作了一首,也用开玩笑的口吻专门回答了元的询问。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白居易
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
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余。
此诗的意思是:劳您诗中询问我这杭州城下的事情,就在醉中叠好信纸写来告诉您。那块大石下面凿空,石面上刻有罗刹二字,它的功用可不小,能够压下伍子胥英魂驱来的钱塘江大潮的潮头。神鬼曾用赶石鞭打它它都不动,波涛的拍击就更不在话下了。您没想到,我这个杭州太守的心和它一样,坚硬顽固不通人情,这两方面比罗刹石还要厉害呢。
据古代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勒令自杀后,尸体投入钱塘江中,伍子胥英灵不泯,每天乘着钱塘江的怒潮回来。故诗中用“压捺潮头敌子胥”。
元稹在浙东观察使任上,虽然与白居易诗歌往还不断,可在政治上同时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如明州(今浙江宁波)每年要向皇帝进贡蚶子,为了保证这种极易腐坏的食物能及时送到长安,旅途上要用上万名驿站的驿卒转运,使驿卒们疲于奔命。明州属浙东观察使管辖范围,元稹为此上奏皇帝,请求今后不再贡蚶,免除了这项弊政。此外,元稹在地方上还主持兴修水利,使百姓们大受其益。
长庆三年冬天,元稹因公务稍闲,于是将自己的旧作整理了一番,经过修议删削,余下的刚过百轴(唐代时没有现代这样装订的书,而是将作品如诗、文章等抄在一定宽度的长条纸上,然后装上轴,卷成一卷,好像现代裱好的国画一样,叫做卷轴)。事毕之后,元稹感叹自己和白居易一生专注于诗,可两个人都是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按封建社会的观点,他们的文集传给谁呢宁波北仑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于是写了一首七律寄白居易,白答了他一首七律,说老天使我们都没有儿子,怨不了谁。
白居易写完答诗后,觉得自己和元稹在文章和诗歌方面,已经是名满天下,并且影响极广,眼界应该更开阔一些,不要为没有儿子而苦恼,因此,他又写了一首七言长律寄给元稹。
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白居易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余尘。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我四海之内,诗名远传,你箱中所藏的诗作,更是无人可与之相比。想你在整理自己的诗文时,看见当年在长安任监察御史,给皇帝所上章奏的草稿,一定会回忆起我们同时做谏官的情景(唐宪宗元和三年至五年,元稹任监察御史,白居易任左拾遗,都是谏官)。你我笔墨往来,互相酬唱,所作的诗篇多达数百。穆宗皇帝登基后,你我先后任知制诰,代皇帝起草诏书。你在长庆初年改革制诰文体,变俗体为高古,后继者均仿效。由于你我的创作,诗歌在元和年间形成了新颖的元和体。遗憾的是,你我只有年龄尚幼小的女儿,都没有儿子可以继承我们的文学事业。其实呀!我们的书籍文章虽无儿子可传,可也用不着非找王粲(三国时著名才子)那样的才子托付,就给女儿也比给外人强呀宁波北仑个人应急空放|宁波短借|宁波生意贷款|宁波法人贷|宁波私人借钱!
白居易在此诗中,比较全面而又简洁地论述了元白二人的政治活动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其中“制从长庆词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虽然仅仅十四个字,可头一句说明经过二人的努力,改革了唐代多年制诰的文体;第二句表明,他们二人已创造了唐诗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有这十四个字,已足以使元白二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声名永垂了。
唐诗故事丨此夕闻君谪九江——白居易的贬谪
唐诗故事丨司马衔冤已十年——元稹的被贬(二)
唐诗故事丨司马衔冤已十年——元稹的被贬(一)
来源:王署《新编唐诗故事》
编辑:马银霜
校对:教育中心
终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