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
特别是国庆期间!
以下的微信骗局小伙伴们或多或少了解过吧
但接下来小编要说的
微信新骗局宁波象山个人应急私人借钱老板联系方式,全宁波私借咨询,简直刷新三观!
条形码付款宁波象山个人应急私人借钱老板联系方式,全宁波私借咨询,卡内现金不翼而飞
9月14日,永宁县公安局望远派出所接到8起餐厅负责人的报警,报警人称,有人打电话订餐,微信出现一个条形码号,卡上的钱就不在啦。对方在点餐时,认为微信转款付账已过时,要以更高科技的结账方法,就是输入条形码。不假思索的餐厅老板,按照对方的提示打开了微信,点击付款页面,果然出现一个条形码。于是,餐厅老板将条形码上的数字告知了对方,结果餐费没有收到,自己银行卡上的九百多元钱也被转走了。
民警介绍:‘'他们是通过美团,饿了么网站,找到餐厅负责人的电话,电话订餐是幌子,主要是骗取餐厅老板微信收付款条形码号码。”
不法分子一般选择下午四五点以后拨打诈骗电话,因为这个时间段餐厅生意比较忙,餐厅负责人没有时间甄别来电的真伪。
朋友发语音借钱,声音一模一样!
朋友借钱,你以为让他发送语音就安全了吗?
骗子也“与时俱进”,骗术升级了!
近日,通过发送语音博取信任,进而“借钱”的新型骗术,在全国多地悄然出现。
耳听也未必为实!
家住武汉的田智突然收到了同学的微信消息,对方向他借300元应急。之后还特意发了一段“我是本人”的语音消息。幸好同学及时打电话告知自己的微信被黑了,钱才保住了。类似的骗局在全国多有发生。经过对多起此类案例的分析发现,骗子在骗取他人微信号的过程中,其实就已骗取了他人微信的语音信息。
骗子如何获取他人微信的语音?
微信语音其实是以“AMR”格式的音频文件储存在手机文件夹中。用户可找到指定音频文件,通过音频软件播放。在使用时,只需在“按住说话”的同时播放语音,便可达到转发语音的效果。骗子之所以能实施骗局,应该是获取了他人的音频文件。
此外,通过搜索微博、淘宝等网络平台发现,不少博主和网店在兜售一种“增强版微信”。与普通微信号相比,“增强版微信”拥有更多功能。其中,微信语音转发功能备受欢迎。用户只需按住要转发的语音,便可看到转发选项,直接点击转发即可,与转发普通文字信息的流程相同。
抢红包要当心,红包陷阱多
最近有网友爆料微信出现新骗局:加入特定微信群后无法主动退群,一点击“退群”便会造成微信闪退,只有乖乖向群主发“红包”,才会被踢出群,否则将收到无休止的骚扰信息。
有种红包骗局很低级但是很多人会上当,利用人的贪念来行骗永远是最方便直接的,就是你发多少钱的红包对方都会成倍的返还给你。简单来说就是“以少换多”的把戏,刚开始的小额款对方可能会真的返还,但是套牢之后的你会加大投资,你会发现对方早已将你加入黑名单。
此外,还有一种红包骗局就是“AA红包”。对方通过连接方式发送红包看起来像个红包,但是必须本人输入密码才能完成收款,细想之下很不科学,哪有收款输密码的呢?很多人禁不住这种送钱的诱惑就会掉入圈套,过于贪心也只能被骗啦!
免费赠礼,快递到付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类似的消息,店庆活动免费赠送一些礼品,只需要收取少量的邮费,这种产品质量如何暂且不论,一般人都愿意承担少额的邮费来获取产品。这是一种普遍的诈骗现象,只要你通过这种推送界面来完成下单就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实际上,邮费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这种骗术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帮寻人或求捐助,背后隐藏诈骗电话
微信朋友圈里还经常发布“生病求献血”、“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但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也可能暗藏诈骗电话。
警方解读:
朋友圈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官方核实之后再行动,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帮朋友砍价也是陷阱?
史先生参与砍价活动,把微信里的好友都哀求了一遍,最后将原价6088元的手机砍到千元以下,想想这个价格也算是捡便宜了。申请“领取”后,需要先付款才会寄货,但是收到的却是一部长得像iphone 6S的山寨手机,联系客服,对方却振振有词,“我们的活动说的是‘高档手机’,又没说是iphone 6s,只是样子像而已。”说完挂了电话,并将史先生拉黑。
微信“砍价”、“助力”,只是网络微信营销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账号举办类似活动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真的是为了产品营销宣传,而有的则是为了骗粉丝关注、骗取个人信息等。更有甚者,其实就是为了后续的诈骗。”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以防掉进微信骗局里。
点赞也是种诈骗形式
诈骗者靠“点赞”获取个人隐私信息,商家发布活动时不透露联系方式,仅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给商家,一旦所收集的信息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
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查证一下,打个电话先咨询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眼见为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微信骗局不胜枚举
还请大家在使用微信时注意这些形式的诈骗
诈骗手法升级了
咱的防范能力也得升级!
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要小心
可不要掉“坑里”了~
▍文字资料:今日遂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