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有了转账功能后
小编真心觉得省了不少事
比如生活费不用再去ATM机里取了
朋友之间借个钱什么的也更方便了
但是!!
朋友可以交浙江宁波象山县邯郸私人贷款应急周转私人秒批可上门!,微信上的钱不能乱借
不然就像你的钱就像肉包子打狗
有去无回了
最近浙江宁波象山县邯郸私人贷款应急周转私人秒批可上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小琳就很郁闷
她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小张的2000元钱
但对方不仅没还,还玩起了失踪
小琳一气之下像法院提起了诉讼
还出示了转账记录截图的打印件
可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请求
这是怎么回事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20多岁的小琳在寄送快递的过程中认识了快递员小张。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悉了,也加了微信。认识一段时间后,小张说自己缺钱临时需要周转,向小琳借2000元。小琳在微信上给小张转了2000元。事后,也没有让小张补一份借条。
说好只是周转几天,可小张却迟迟没有还款的意思。又过了一阵子,小张非但没有还钱,还玩起了人间蒸发。 无奈之下,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诉讼。
开庭当天,小张还是下落不明
而庭审过程中
小琳没法提供转账给小张的原始页面
只出具了一份微信转账截屏的打印件
更更更更麻烦的是
这份打印件上显示的收款人竟然是一个网名
——“重*再来”
因此法院没法确认这个网名就是被告小张
然后,就出现了我们开头说的
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千万别以为这是个个例
在微信转账时图方便
不给自己留个心眼
等到要把钱追回来就知道有多难了
网友孙先生就碰到了这个闹心事
两年来,他陆陆续续通过微信转账
借给朋友丁先生12万元,而且没有借条
(心也真是够大的)
丁先生也迟迟不肯还款
孙先生慌了,怕钱打水漂
毕竟12万不是小数目
在律师的建议下
他赶紧补充、固定证据
分别在微信、短信里给对方发去信息
大致内容是:“丁..,我是XXX,我在XXX时借钱给你,合计XXX元,请你尽快归还”
庆幸的是
当时丁先生并不知孙先生已经打算提起诉讼
没有提防,在短信和微信上回复“有数了”
随后,孙先生还打去电话
在电话中进一步确认借贷事实
顺带录了个音
最后,证据都齐全了,案子进展顺利
孙先生的钱也都拿到了
要小编说吧
孙先生还算是幸运的
但还有很多类似于小琳经历的人
因为证据不全,找人困难
最后只能自己认亏
所以,在生活中涉及到钱的事
都得留个心眼
钱可以在网上转,借条要当面给
别因为麻烦、碍于面子就不写借条
不然事后麻烦更多
借条的话最好要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就不会轻易出现查无此人的情况了
另外别偷懒,红包和转账附言要用好
减少后期可能引发的麻烦
这些情况要注意
恋人间转账
999.99元和1000元性质可能有不同
前者因为有特殊含义且不符合借贷习惯
往往被认为是赠与,后者则可能被认为是借贷
(滑动可查看)
何小姐不时会发520元、1314元、999.99元等金额微信红包、转账给男友朱某,并经常附有爱意的语言。分手后,她认为这1.2万余元都是借款,要求前男友偿还。法院审结后认定,其中的8304元被认定为借款,对一些有特别含义的转款和微信红包则不予认定为借款。
法院认为,何小姐陆续向朱某微信转账,部分金额比较特殊,如999.99元、1314元、520元,且有特殊含义附言。这些金额并不是一般借款习惯上的整数,根据生活经验和借贷习惯,可以推知何某上述转款的真实意思表示是祝福、爱慕或赠予性质,而非朋友间的借款。
而微信转账给朱某的3800元、1000元、900元等款项中没有附言用途,且在微信聊天中,朱某也承诺部分还款和写借条给何某,说明朱某向何某借了部分款项亦是认可的,被认定为借贷。
当然,上述只是个案,具体情况还要由法院鉴别、认定,不能一概而论。
红包发错,对方不肯还怎么办?
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滑动可查看)
一旦发现使用微信转错账后,应立即和对方联系或请求平台客服帮助协调,并向对方提出退还误转款项的请求。一般情况下,对方核实后会主动还款。
如对方拒不退还,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时,当事人要注意保存转账记录、银行卡明细等证据。关于收取对方错转款项的行为,依照民法规定应当属于法律所规定的不当得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最后,小编来给大家支个招
教大家设置微信转账延时到帐功能
① 进入微信中的钱包
②选择支付管理
③ 选择转账到账时间
④看情况 自由选择啦~
好了,我全部的知识都已经掏空给你们了
接下来,你们应该可以考虑给我点个zan吧!
最近,zan数少的可怜
都被领导扣工资了!
你们忍心嘛?!!!
来源:宁波晚报、江南都市报
热点推荐